“文化买办”胡适去世后,老蒋在日记中骂道:除了个障碍
1962年2月24日,台北自来水公司那间略显局促的会议室里,胡适熟稔地整理手边文件。众人正围绕一桩学术要事讨论,气氛平常如常。他突然脸色一变,手指僵硬地按住胸前口袋,嘴角微微颤抖。忽而,整个房间安静下来,所有目光聚向主席台一隅。心脏病发作将胡适猝然带走。他的生
1962年2月24日,台北自来水公司那间略显局促的会议室里,胡适熟稔地整理手边文件。众人正围绕一桩学术要事讨论,气氛平常如常。他突然脸色一变,手指僵硬地按住胸前口袋,嘴角微微颤抖。忽而,整个房间安静下来,所有目光聚向主席台一隅。心脏病发作将胡适猝然带走。他的生
胡适一生最为人所乐道的一件事,既不是他的实验主义,也不是他的哲学史、文学史,或小说考证,而是他的婚姻。他和江冬秀的结合,是个典型的“父母之命”。然而,胡适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,却又是向“吃人的礼教”抗争的代言人。
1962年台北的葬礼上,江冬秀做了一件震惊四座的事:她将一张美国女子的照片轻轻放入丈夫胡适的棺木。这张照片的主人,是胡适五十年前的初恋——韦莲司(Edith Clifford Williams)。
胡适,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之一,学识非常渊博,一生曾获得过三十六个博士学位,他不仅研究创办了新青年杂志还提倡白话文,此男人毕生都在提倡民主、自由思想以及理性主义,乃上个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。
他说,是收到了一封从美国来的电报:“请你帮我在他的墓前放10朵水仙,不用写明是谁送的,这是我们的约定。” 送电报的人叫韦莲司。
胡适的母亲冯顺弟,23岁守寡,独立抚养胡适。她心中对胡适的希望有两点:一,做个诚实讲良心的人,二,做个用心读书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的人。她认为胡适能做到这两点,就不枉此生,所以,冯顺弟坚持让胡适早早开始读书明理成才。